1940年夏季炒股配资知识,日军在华北展开了大规模的“治安强化运动”。冀东地区由于靠近伪满洲国,面临着来自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的双重压力。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带领部队深入盘山,凭借复杂的地形在这里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,并成功打通了平西与冀东之间的联系渠道。
此时,八路军的装备非常简陋,士兵们的步枪每人配备的子弹不到二十发。日军武岛骑兵中队在玉田县设立了坚固的据点,并在遵化、蓟县实施了“烧光杀光抢光”的残酷政策。这支骑兵队伍装备精良,骑兵与战马一同出征,所向披靡,日军称其为“常胜军”。冀东的军民则巧妙地借助着农田和村庄隐藏身形,耐心等待反击的机会。
包森,原名赵宝森,来自陕西蒲城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1932年,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入到革命事业中。西安事变后,他被派往延安学习,1938年,他带领四十余人进入冀东,经过一年的努力,部队人数已经扩大到八百多人。
1939年4月,包森策划了一次巧妙的行动,在遵化孟子院村成功俘获了日军的赤本三尼大佐。当时,赤本带领被俘的战士王振西搜剿抗日游击队,结果被埋伏在路旁的战士们成功生擒。日军得知消息后,急忙派遣女间谍川岛芳子前来谈判,但她并不知道赤本已经在长城脚下被处决。包森常常亲自带领队伍前往前线,战士们看到他骑马穿越枪林弹雨,不禁流传起这样的咒骂:“若是说话不算数,出门就碰包森!”
展开剩余76%1940年7月27日傍晚,包森在盘山的营地接到紧急报告,得知十二团参谋长欧阳波平带领两个连队,护送二百多名从平西返回的干部,已经快到山口了。为了确保这些干部的安全,包森亲自带领特务连,夜间进行接应。两支队伍在盘山北面的一个村庄碰面,夜空繁星点点。战士们利用村里现成的锅具做饭,并在村外的打谷场上休息。第二天黎明时分,战士们正排队吃早餐,突然有两名侦察员气喘吁吁地闯入,急切地要求见包森司令员。
这两名侦察员是老侦察员杨泽和十四岁的高大章,他们前一天伪装成卖菜的爷孙混入了蓟县。返回时,经过山庙岭时,杨泽看到一队日军骑兵急匆匆从城门出来,直奔盘山而来。杨泽心中一紧——骑兵偷袭会导致根据地守军损失惨重。
两人立刻沿着山路飞奔,荆棘划破裤子也顾不得停下。直到他们到达石佛村附近时,才发现日军骑兵已进入村庄,强迫村民生火做饭,战马在槐树下喂食。这个延误给了他们宝贵的报信时间。杨泽和高大章绕路翻过山梁,急速赶到包森驻地时,杨泽已经面色苍白,嘴角流血:“骑兵七十多人,全副武装,离盘山不到二十里!”
包森凝视着手中的地图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。此前的情报显示,蓟县的日军骑兵其实是伪蒙军,战斗力较弱。因此,包森认为来敌很可能是“伪军”,而这也让他心理上有所准备。欧阳波平带回的两个连队正好能够支援,兵力上可以轻松占优。而白草洼的地形对敌方骑兵极为不利,地势崎岖,满地乱石,让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其机动优势。包森最终做出了决定:“打他个兔崽子!”他的命令表面上看似轻松,但背后有三重考虑:误判敌情可减轻心理负担、敌人兵力少而我方兵力占优,以及白草洼的地形天然适合伏击。
白草洼位于盘山西面,是一个形似口袋的峡谷,沟底的道路只能容纳两匹马并行。东坡的舞剑台位置较高,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山沟。北山的山口则像瓶塞一般封堵了敌人的退路。包森曾三次勘察过这个地方,深知骑兵在此地失去机动性后,将成为活靶子。日军唯一能够进入盘山的路就是这条沟——周围的悬崖连步兵都难以攀登。
参谋长曾克林看着包森的指示,情不自禁地说:“这山沟简直就是给骑兵准备的现成棺材!”随后,包森将部队分为三路:他亲自带领两个排守住北山口,曾克林则占据西山的制高点,欧阳波平带领主力部队控制东坡舞剑台。战士们开始搬运石块筑起掩体,并准备好手榴弹。欧阳波平把三八式步枪架在石缝里,准星牢牢对准山沟的拐角。
清晨六点半,日军骑兵终于进入了白草洼。骑兵中队长武岛须田,是一名出身武士家族的老兵,带领的队伍装备精良、经验丰富。然而,刚进入山沟,日军便遭遇了伏击。先头兵迅速向东坡开火,八路军的两个哨兵中弹牺牲,激怒了包森。然而,武岛仍然命令队伍全力向西山的缓坡突围。
然而,三面枪声骤然响起,手榴弹在马群中爆炸,混乱的战马将骑兵摔下马背。残余的敌人被逼入石林中的山洞,死守着不肯出来。欧阳波平带领突击组,抱着土造手榴弹接近山洞。一名战士中弹,但依然顽强爬行十米,将手榴弹塞入山洞。太阳下山时,山洞里的爆炸声响彻山谷。
这场战斗摧毁了日军武岛中队七十八人,仅有三名伤员侥幸逃脱。八路军损失五十多人,绝大多数伤亡发生在攻坚战时。表面看,这场胜利似乎充满了巧合:日军在石佛村耽搁了一个小时,导致侦察员及时报信;欧阳波平部队恰好赶回,兵力大增;以及误判敌人是伪蒙军,促使包森果断作战。但更为关键的是包森的指挥能力——他巧妙地将突发情报转化为战机,利用白草洼的地形削弱了敌人的优势。在敌人躲入山洞时,包森迅速调整战术,命令枪手封锁山洞口,组织敢死队近身攻击,避免了正面硬拼造成更多伤亡。
战后,战士们在清理战场时惊讶地发现,他们歼灭的竟是日军王牌骑兵。缴获的武器包括两挺轻机枪和五十多支步枪。这个胜利的消息迅速在冀东地区传播开来,许多老百姓纷纷传颂:“包司令包了鬼子饺子!”日军的《朝日新闻》也对这一惨败感到痛惜,称“骑兵之花凋谢于盘山”。
这场白草洼战斗为冀东八路军提供了宝贵的战术经验炒股配资知识,打破了敌人对“骑兵无敌”的传统认知。战后,伪军对包森部队的恐惧达到了顶点,甚至在一年后的果河沿战役中,看到八路军的旗帜,许多伪军士兵选择投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